• 【第17期】
    2歲寶寶的身體里還“住”著個“兄弟”

    如果不是因為孩子腹痛前往醫院就診,家住濟南的趙寧還不知道,在自己2歲寶寶瑞瑞的肚子里,居然還“住”著一個“兄弟”!這種罕見的疾病叫寄生胎,發病率為50萬分之一,在全球僅報道200余例。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瑞瑞體內的寄生胎越長越大,不但不停地吸取他體內的營養,也讓他的肚子越來越難受。

  • 【第16期】
    12歲女孩脊柱側彎87度 8小時手術矯治“大羅鍋”

    2023年4月11日,來自淄博的12歲女孩小文在濟南接受了一臺復雜的脊柱矯治手術。手術后,這個曾經脊柱側彎達到87度、后背凸起似“劉羅鍋”的女孩終于挺直了腰桿,身高也一下子“長”高了5厘米。

  • 【第15期】
    媽媽的第二份“生命禮物”(下)

    “手術成功了!這顆腎活了!”孟慧林欣慰地說,這是一位偉大母親送給兒子的第二份“生命禮物”。這次手術后,張康體內多了一顆媽媽送給他的腎。今后,他將帶著這份“生命禮物”,開始又一段新生。

  • 【第14期】
    媽媽的第二份“生命禮物”(上)

    2023年3月30日,他將接受腎移植手術,媽媽將捐給他一個腎,給予他第二次生命。手術前一晚,母子倆的心情充滿期盼,又有些緊張。明天的手術能否順利完成?母子二人的命運會如何?張康的人生能否順利開啟新的篇章?一家人都在靜靜等待著。

  • 【第13期】
    “如今,輪到我們成為父親的大山和依靠了”

    3月17日,春暖花開,焦學成要出院了?;丶遗P床靜養一個月后,他就能循序漸進地進行站立和行走的恢復練習。焦忠科將父親接到了自己家中,“如今,輪到我們成為父親的大山和依靠了。我們會陪伴他、照顧他,希望他盡早健步如飛?!苯怪铱聘吲d地說道。

  • 【第12期】
    “造手記”:顯微鏡下奮戰7小時,“拼”出一根新手指

    2023年3月29日早上,31歲的斷指小伙李鈞用右手“新造”的手指重新拿起了水杯。時隔240多天,他因事故而缺失了三根手指的右手終于“完整如初”了。一個月前,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手足外科手術室里,他經歷了一臺“神奇”手術:醫生從他的腳趾和髂骨上取下一塊小組織,在斷指的手上重新設計,新造出一根手指。

  • 【第11期】
    14歲少年“換肝記”

    新肝與患者身體之間共需要建立5條通道:肝上下腔靜脈、肝下下腔靜脈、肝門靜脈、肝動脈和膽總管,整個過程有大量、復雜的吻合、縫合工作。而肝病患者血小板一般都很低,凝血功能比較弱,止血是非常關鍵的,患者在此期間大概有三四十分鐘的無肝期,這對麻醉團隊、手術團隊的配合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 【第10期】
    走近手術室護士:他們是不做手術卻最懂手術的人

    他們是“月亮天使”,頂著月亮上班,踩著月光下班,只有上班的點,沒有下班和吃飯的點,更別提娛樂的時間;他們是“隱形天使”,鮮有患者家屬知道她們的名字和樣子,即便站在患者面前,彼此也不認識,更不知道他們付出了多少。

  • 【第9期】
    山東“00后”小伙身患尿毒癥,母親欲割腎救子

    “他很快就要做腎移植手術了,現在給他做一些基礎治療,避免手術風險?!泵匣哿终f,小杰的心房一側有一個小小的血栓,有一定風險,現在正給他用抗凝藥治療。如果血栓消除掉,小杰恢復一下就可以準備手術了。春天來臨,躺在病床上的小杰心情也好了許多。他和家人正在等待一臺改變命運的腎移植手術。

  • 【第8期】
    67歲老人植入人工耳蝸,最想聽到孫輩們喊爺爺姥爺

    “連上了,波峰出來了!”12時許,生西杰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順利完成?!爸踩肴斯ざ伒碾姌O后,要進行波峰測試,波峰代表電刺激,所有物理通道反饋正常,說明人工耳蝸會起作用的?!庇谑鐤|說,只需要等待一個月,待傷口愈合,生西杰就能迎來人工耳蝸的開機測試。

  • 【第7期】
    “黏寶寶”小睿的7年求醫之路:經歷了骨髓移植,又迎來“截骨”手術

    2月10日,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小兒骨科病房,罕見病患兒小睿正等待一臺改變命運的“截骨”手術。這臺手術之后,小睿將有機會像普通小孩那樣自由跳躍、奔跑。這是一個黏多糖貯積癥患兒家庭最簡單、最普通的夢想。

  • 【第6期】
    出生僅9個月就經歷3次手術,這個頑強的小家伙闖過來了!

    健健是一個早產寶寶。來到這個世界才短短9個月,他已一路闖過了很多關卡: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左側腹股溝斜疝嵌頓、兩次造瘺……就連健健的主治醫師、省立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焦晨煒都感慨:這個寶寶活下來真是不容易??!

  • 【第5期】
    母女“減重”記

    2023年2月2日上午10:20左右,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減重中心的病房里,趙梅時不時地掏出手機看看時間。此時,她的女兒正在手術室里接受一場可能改變未來命運和生活的減重代謝手術。趙梅也是這種手術的受益者。術后一年來,趙梅的身體、生活以及精神狀態,已發生了肉眼可見的巨大變化。

  • 【第4期】
    一位年輕媽媽的“生死闖關”

    1月16日上午,37歲的徐莉被推進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手術室,準備接受降結腸癌切除手術。未及不惑之年就遭遇命運的重擊,對于這個家庭而言,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為人女、為人母、為人妻,年輕的徐莉身上,寄托著父母、孩子、丈夫太多的期待……

  • 【第3期】
    35歲的他打籃球時跟腱斷裂了……

    “雖然不是個大手術,但跟腱斷裂沒法活動的滋味,對于我這個體育迷來說,真是太難受了?!睆垊傉f,他從德州到濟南準備接受手術時,是坐著輪椅被人推著送進醫院的,沒想到術后僅一天,他就能自己拄拐下地行走,術后兩天就辦理了出院,“現在行走和簡單的活動完全不受影響了,再過段時間又能去打籃球了!”

  • 【第2期】
    幾個“鑰匙孔”取代大“三開”,他在25厘米的“主戰場”奮斗數十年

    2022年11月3日上午,省立醫院手術室內,身穿手術衣的張林站在無影燈下,那根長度約25厘米的食道就是他已然奮斗了幾十年的“主戰場”。得益于微創手術的開展,張林只需在患者身上通過4個左右、長度為5毫米—1厘米的“鑰匙孔”,便能完成原本傳統手術下開胸、開腹、開頸這“三開”才能完成的手術。

  • 【第1期】
    5歲的鑫鑫又能走了

    3個月前,一次蹦床的經歷,讓年幼的鑫鑫一度面臨半身不遂的風險。好在,一切都在2022年10月18日有了轉機。一場高難度手術,將僅有的一線生機又還給了這個5歲的小家伙。

主創團隊

策劃
  • 田連鋒

  • 樊思思

  • 姜洋

記者
  • 董昊騫

  • 陳洋洋

  • 叢萍

  • 張一帆

  • 張海振

欄編目輯
  • 孫翔

如果您也有關于手術室的故事想要傾訴或分享,請聯系我們。

電話:0531-85193610郵箱:47966271@qq.com

您也可掃描二維碼關注爆三樣微信公眾號(sdbaosanyang),留言給我們。

精彩留言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一个人看的www高清图片,中文在线高清免费观看网站,成人性生生活性生交,少妇做爰α片免费视频网站